「今天的菜品有啤酒鴨、粉蒸肉、紅燒魚、麻婆豆腐和清炒青菜,還有一個雞蛋紫菜湯。」11月21日正午,在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石橋大街株木社區邵頤食堂裏,十余名白叟有序排隊刷臉用餐,負責人陳葉熱心腸向白叟們介紹當天的菜品。
隨著一道道熱騰騰、香噴噴的家常菜端上飯桌,白叟們開端享用這愜意的時間。「曾經自己一個人在家總是湊合吃,現在小區有了晚年食堂,菜品多、味道好,還能和大家說說笑笑,心境也很舒暢,我特別滿意!」「有了食堂,不僅解決了咱們的吃飯問題,子女們也放心了。」「這兒不僅有就餐服務,還有書法、閱覽、看電視、茶道、休息等文娛休閑設施,一整天都可以待在這兒。」白叟們吃著聊著,對晚年食堂拍案叫絕。
據了解,株木社區「邵頤食堂」於今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,除了提供助餐服務、免費休閑文娛外,還可以運用「一刻鐘服務平臺」為晚年人實際需要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、日間照料等個性化專業服務,對不同類型白叟實施優惠,堅持公益定位、普惠發展的準則,采取「政府免費提供場所補一點」「企業讓利服務添一點」「白叟就餐扣頭優惠掏一點」的形式,服務範圍可輻射到石橋大街株木社區周邊60歲以上晚年人2000余人。
「小食堂連著大民生」。晚年助餐服務不僅是晚年人關懷的「要害小事」,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暖民心實事。今年來,邵陽市雙清區民政局聚焦晚年集體「用餐難」的問題,加速推動助餐服務設施建造,全力為白叟們打造「家門口」的養老服務圈,不斷提升晚年助餐服務質量,完成了保證民生與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「雙贏」。
強化製度引領。出臺《邵陽市雙清區晚年人助餐服務工作試行方案》,對助餐服務場所建造要求、助餐供應形式、補助規範、申請申報程序、服務流程等進行了規範。目前,雙清區各城鎮(大街)、村(社區)養老服務設施掩蓋率達到100%,長者食堂在雙清區所有城鎮(大街)完成全掩蓋,並陸續在仁信·半島城、雍翠豪苑、綠城水郡、乾道明德院等小區設置銀發助餐點,構成15分鐘養老生活圈。
合理點位布局。結合轄區晚年人口規劃、就餐需求、服務半徑等因素,按照「15分鐘」就餐服務圈合理布局,在居民聚集區、困難晚年人集中區、交通便當區設置晚年食堂。依托區鄉村三級養老服務中心、民辦養老組織食堂為晚年人提供助餐服務,鼓勵使用公共服務設施、社區閑置資源,無償或低償用於開展晚年助餐服務,以擴展服務圈。
優化運營形式。堅持政府引導、市場主導、經營自主的理念,引進餐飲企業租借或使用自有門面,樹立「市場主體+社區食堂」助餐形式;按照黨建引領、依法治理、居民自治的思路,由社區牽頭,聯合業委會、物業公司、餐飲企業打造「物業企業+小區食堂」助餐形式;實施「中心帶站聯點」助餐服務,依托1個區級中心廚房,12個城鎮大街級長者食堂,在X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及村養老合作中心樹立助餐點,並在有條件的小區拓寬樹立N個助餐服務站,構成「1+12+X+N」助餐形式;按照政府建造、組織運營、資源整合的準則,由第三方企業量體裁衣,開展「公建民營」助餐形式。
推廣助餐補貼。運用「互聯網+」思想,對分散供養的特困白叟、經濟困難的重度殘疾白叟、高齡白叟(年滿80周歲)、計劃生育特別家庭白叟、留守和空巢煢居白叟,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白叟樹立數據庫,運用AI人工智能進行身份識別,享用助餐補助白叟到白叟助餐服務點就餐的,按4元/人/餐的規範予以補貼,就餐時白叟經過「智慧助餐」設備面部識別後,即可以享用就餐補助。
|